12V/24V/48V10A蓄電池充電機電路圖
上圖是12V10A、24V10A、48V10A充電機電路原理圖。該充電機采用最常用的脈寬調制UC3842集成塊為控制芯片,恒流控制采用單電源雙運放LM358,功率調整用四只大功率管并聯,可充12V、24V、48V蓄電池,額定充電電流10A。因電路工作于開關狀態(tài),整機效率較高。
原理分析:市電220V經工頻變壓器T1降為交流70V后由Q1、C1整流濾波,經場管的漏源及R12形成充電主回路;15V經Q2、C2整流濾波后為整機提供工作電源。IC1 UC3842為脈沖形成及脈寬調制電路,IC2 LM358為恒流控制取樣處理,由R5、D2、C7組成穩(wěn)壓電路為IC2提供電源。
? IC1的電源從⑦腳輸入,②、①腳為內部運放的正、負輸入端,恒流控制電平從②腳輸入,③腳為過載保護輸入端,④腳為時鐘振蕩端,振蕩頻率f=1.8/C4?R2,本機振蕩頻率約12kHz,⑥腳為脈寬調制輸出,調制后的脈沖經防振電阻(R14、R16、R18、R20)分別注入四只場管的柵極,用調制的脈寬控制場管的導通時間,即改變輸出端的電壓,以此控制輸出電流,⑥腳的脈沖寬度受控于②腳的電壓,該腳電壓越高脈沖越窄,反之越寬。⑧腳為5V基準電源。IC2為雙運放LM358,將R12上的電壓經R8送至同相輸入端⑤腳,經放大后從⑦腳輸出至IC1的②腳,IC2⑥腳為調流控制端。D3為續(xù)流二極管,其作用是在功率管截止時,為L1提供放電回路,防止L1的尖峰擊穿場管,L1串在充電回路中,用于緩沖充電電流。W1為限流調整電位器,中心抽頭向右充電電流大,向左則小。?
變壓器T1容量應大于600VA,可用?44mm×75mm的鐵心,初級用∮1.1mm漆包線繞300匝,次級用∮2.12mm漆包線繞96匝。Q1用200V、25A全橋,功率控制場管用400V15A的四只并用,注意散熱面積要足夠,柵極連線要盡量短,源極電阻R12為5W無感電阻,也可用3根5cm長2kW的電爐絲代替。D3用大于200V8A的快恢復二極管三只并聯,散熱面積不小于50mm×100mm(料厚4mm)。L1采用EE42型磁心,用∮0.57mm的漆包線8股并繞10匝,磁心間用絕緣板墊0.5mm的間隙,并用環(huán)氧樹脂封牢。其他元件按圖選用。
調試步驟,將W1調至圖示的最左端,接上48V蓄電池,開啟電源,細調W1使電流表A至10A,用數字萬用表測量R12兩端電壓,調整R11使W1兩端電壓等于R12兩端電壓即可。若無電流輸出,先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擋測量IC1⑥腳有無電壓(一般為幾伏),若無可斷開R3后測⑧腳5V電壓是否正常,否則應更換IC1。之后測IC1②腳電壓,一般為2V左右,至此電壓正常后該機可使用了。本機只要變壓器容量足夠,調整R11即可使充電電流擴至15A,其他元件不需改動,但要增加調整管散熱面積。